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对传统的描述理论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批判,他指出一个专名的意义不能由一个或几个摹状词给出。[1]克里普克的工作之后,大多数哲学家放弃了传统描述理论转而接受直接指称理论,根据这种......
1946年,为了阐明“他心是否可知”这个问题,哲学界以维斯道姆(JohnWisdom)、奥斯汀(J﹒L﹒Austin)和艾耶尔(A﹒J﹒Ayer)三大哲学家为首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怀疑论的代表人物维......
二维语义学(two-dimensionalsemantics)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语义学理论。[1]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大卫·查默斯(DavidChalmers)在这方面的出色工作......
本文的焦点是下面这个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专名的指称究竟是如何被确定的?在第一节中,我首先介绍克里普克对关于专名指称的传统描述理论的批判。我们然后讨论克里普克自己的因果理论以及这一理论所面临的困难。在......
Performative(本文译作“行为式”[1])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个英文词是言语行为理论奠基人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它道出了语言具有“说事就是做事”的特点。对于“行为式”这个......
一、前言塞尔的“行为式如何进行”一文发表在1989年的《语言学与哲学》(LinguisticsandPhilosophy)期刊上;三年后,同样从事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学者巴赫(Bach)和汉利什(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