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人生哲学

【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

谁都知道,“上帝死了”是尼采著作中出现的一句重要的话。但如果我们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尼采说出“上帝死了”这句话,这句话的意义究竟何在,那么就会发现,人们对这些问题其实不甚了了。这种现象很容易使我们......

阅读全文

【陈志尚】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2003年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它放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执政理念的重要位置,实际上成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范畴。六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但在理论上,学......

阅读全文

【刘清平】论老子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无论从逻辑的角度看、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哲学都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流程的原初起点,对于后世种种哲理观念的精神实质、思想内容、模式架构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老子哲学的“无为”精神及其包含的原......

阅读全文

【韩震】社群地追求自由的人类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起源肯定有社会集团利益差异的基础。但是,在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中都有左派和右派之分。例如,罗尔斯和德沃金的自由主义显然不同于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同样地,麦金太尔的社群主......

阅读全文

【侯才】作为共同生活之根基的文化共同体

一什么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共同体凝结在一起?人们可以枚举出众多因素:地域、血缘、种族、语言、宗教、习俗、国家、制度,等等。但更具概括力、说服力因而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恐怕还是“文化”。文化将不同的社会、共......

阅读全文

【陈瑛】人权:从集体主义角度看

谈到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至今仍然有许多学者迷恋自由主义。在我看来,自由主义人权观的要害乃是个人主义,即把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夸大化、绝对化,从而完全否定集体,否定社会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许多持自由主义......

阅读全文

【杨国荣】论人性能力

与智慧相近,人的能力既有其日常的寓意,也包含哲学的内涵。在日常的语境中,正如智慧每每被视为聪颖、才智的近义词一样,能力往往被理解为解决认识或实践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才干。从哲学的层面看,智慧不同于经验领域......

阅读全文

【张郁乎】王国维及其悲观主义三境界

序论缪钺先生论及王国维“极深刻之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时说:“此种思想之构成,初或因静安本性即偏于悲观,而推波助澜,使其深信笃守,终身不移者,则叔本华哲学之力为多。”[1]又说:“其喜叔本华之说而受其影......

阅读全文

【徐小跃】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

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今天我所谈的文化是狭义的,即哲学和宗教所研究的文化。文化最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