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美学的当代阐扬者舒斯特曼认为:“实用主义美学肇始于约翰·杜威——而且差不多也在他那里终结”[1]10。《艺术即经验》是杜威惟一的美学专著,被舒斯特曼褒扬为具......
在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然而,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有其阐释的一些基本前提。就审美现代性研究本身而言,人们对“审美现代性”的思考是和对“现代性”的思......
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体系性问题,在学界一直都有争议。这一问题要得到深入阐述,一是需要对由现代学术而来的体系性这一概念本身进行反思,二是要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从中国古人的视野去体察其对体系性的不同理解,......
一、文本盗猎者德塞都(1984)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对他人的文学“领地”的肆意袭击,掠走那些对读者有用或愉悦的东西:“(这类)读者远不是作者……读者是行者;他们横穿别人的领地,像游牧民族,在......
出即出仕,处即退隐。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内,一方面,士人的政治理想必须通过出仕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理想往往会与君主权威及其他势力产生冲突,这不仅会阻碍理想的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士人的现实生存,有时甚至......
岩城见一教授,日本美学会前任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馆长;专攻德国哲学、美学,对黑格尔、康德、尼采和费德勒的研究着力尤多。主要著作有《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20......
一、引言毫不夸张地说,神话被提升到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高度而获得思想史的价值,是20世纪人文学术的一项巨大成就。众所周知,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尤其是德国浪漫派代表作家和诗人那里,神话被膜拜有加,几......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
一、荒诞探源“荒诞,原本是形容违反逻辑规则的一个术语。在现代的神学、哲学和艺术领域中,该术语已经获得了广泛而多样的含义,表达传统价值观念难以满足人们精神和感情方面的需求。”(注:转引自黄晋凯主编的《荒......
一美育常常被人们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美育指对人的性格的全面培养,造就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狭义的美育指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席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