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彭文祥】理论与阐释:审美现代性研究三题

在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然而,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有其阐释的一些基本前提。就审美现代性研究本身而言,人们对“审美现代性”的思考是和对“现代性”的思......

阅读全文

【张法】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性著作的特色

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体系性问题,在学界一直都有争议。这一问题要得到深入阐述,一是需要对由现代学术而来的体系性这一概念本身进行反思,二是要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从中国古人的视野去体察其对体系性的不同理解,......

阅读全文

【胡继华】布鲁门贝格的“神话终结”论

一、引言毫不夸张地说,神话被提升到人类精神现象的历史高度而获得思想史的价值,是20世纪人文学术的一项巨大成就。众所周知,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尤其是德国浪漫派代表作家和诗人那里,神话被膜拜有加,几......

阅读全文

【王小明】荒诞溯源与定位

一、荒诞探源“荒诞,原本是形容违反逻辑规则的一个术语。在现代的神学、哲学和艺术领域中,该术语已经获得了广泛而多样的含义,表达传统价值观念难以满足人们精神和感情方面的需求。”(注:转引自黄晋凯主编的《荒......

阅读全文

【高建平】美育与社会改造

一美育常常被人们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美育指对人的性格的全面培养,造就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狭义的美育指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席勒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