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雅克·朗西埃在布鲁塞尔“精神分析学派”研讨会上做了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次报告,2001年结集为《审美无意识》(L'Inconscientesthétique)出版,后来出版英译本(......
美何以求?这是美学领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美学史上有两种经典的解决方案:一种是由康德提供的,另一种是由马克思提供的。有趣的是,虽然从根本来说,这两种方案截然不同——康德的求美方案是......
从遥远的类人猿世界到想象中的电子人社会,人类文明的舞台一直呈现着“你方下台我登场”的情形,各种精彩纷呈的大戏层出不穷。尽管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足迹,但进入20世纪以来的风景似乎显得更为别开生面。......
一、“闲适人生”的精神溯源袁宏道的一生,仅有43载春秋。他少年聪慧,擅长诗文,24岁(1592)中进士,27岁(1595)谒选为吴县(今苏州)知县。他自27岁始,到他43岁病逝,三度出任朝廷命官,三度......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尽管中西美学仍然处于由碰撞走向融通的过渡阶段,但是其基本走向已经日渐清晰,我们有可能对在现代化、西化与本土化的复杂纠葛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总结。由于近现代东西方美学相遇,使美学从......
一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为美学的核心范畴,尽管这两个关键词在美学著述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迄今没有获得确切的逻辑界定和学理性阐释,甚至有不少学人将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与作为哲学范畴的感性和理性混为一谈,由此引......
一、为什么呼唤崇高中国的美学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讨论开始大体是把目光聚焦在“什么是美”上面。美是什么?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也都有流连忘返的切身体验。但是美其实并不适合用概念和逻辑来做严密的抽象定义。这......
宗炳《画山水序》云:“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贤瑛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一对自己绘画创作的总结性叙述,也是魏晋审美的典型表达。“畅神”概念的提......
一、引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东欧社会主义体制中萌生的对斯大林主义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它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①南斯拉夫实践派的成员斯......
访谈手记:在汉语学术语境中,中国现代“美学”是一门显学。然而,“美学”之“美名”的意译,“审美”这个基本范畴的设定,也带来学科自身的不少困境。“美学”竟然可能不研究“美”,“审美”竟然也可能与“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