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肖群忠 张英】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气节是历代儒者士人努力追求和磨砺的道德品性、道德精神和高尚人格的完成。从“义不食周粟……遂饿死首阳山”下的伯夷叔齐,到“好持高节”的鲁仲连;从楚国节士申包胥到东汉末“望门投止,破家相容”的张俭;从临死......

阅读全文

【龙静云】论公民公共德性的三个层次

在社会的共同生活中,公民的所有行为都具有公共性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公共道德规范的约束。然而,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要真正发挥规范和调节作用,离不开公民对它的服膺和认同,以及在服膺和认同基础上的内化和由内......

阅读全文

【王志萍】普遍伦理研究综述

普遍伦理或全球伦理问题,是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现将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普遍伦理课题得以突现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随着经济、技术......

阅读全文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人际社会交往之扩展和转型,道德问题严峻,社会公德建设迫在眉睫,“公德”与“私德”关系及其价值问题再次凸显出来。进一步反思“公德”与“私德”关系及其价值取向,着力于社会......

阅读全文

【罗亚玲】阿佩尔的共同责任原则

共同责任原则的提出是阿佩尔的对话伦理学(Diskursethik)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共同责任的基本内涵及其证成,并进而指出共同责任是原初的责任,以及共同责任既是集体负责又是自我负责。在此基......

阅读全文

【胡启勇】“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作为先秦儒家践行“仁道”的基本方式和行为原则,“忠恕之道”具有其特有的内涵与内在机制,并蕴含“忠信”、“尊重”、“人格平等”等伦理......

阅读全文

【田海平】走向“伦理思维”的道德哲学

一今天,在回应日益紧迫的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道德哲学应该关注人类状况的两个根本的伦理经验:一方面是同一切他者有关的伦理经验。这里所说的他者,不单纯是指他人或者其他人类文明、文化的“他者”,亦即不......

阅读全文

【聂文军】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局限及其启示

相对主义是西方伦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致思取向。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形成十分复杂,既有物质层面的深层原因,也有理论思维方面的原因。既与西方文明肇始于古希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与西方文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