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在创立现代逻辑的过程中,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系统的逻辑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与逻辑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
有一种倾向认为,自然主义者由于其所秉持的自然主义观,因而自动就会对逻辑秉持特定的观点。例如,经典的奎因式画面有时会被看作自然主义的标准:逻辑居于信念之网的中心位置;尽管逻辑远离感觉经验,但它的作用却在......
“归纳问题”,亦称休谟问题,是英国哲学家休谟在200多年前提出的。其含义即:我们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我们能在理性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休谟由对因果观念的分......
内容摘要:韩非的“矛盾”思想,为先秦以来诸子谈说论辩中所体现出来的是非对立做了最后的总结,其“定名”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思维的必然性。其历史的必然性是指,无论对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思想认识如何相左......
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中的“即使p,也q”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种认为表达的是联言判断。本文揭示了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
一、陈那、法称因明在印度逻辑史中的地位印度逻辑有两个主要流派:正理和因明。印度的第一个系统的逻辑学说出现在正理派的《正理经》中,而印度有演绎论证式则归功于佛教逻辑。佛教的论辩逻辑称为因明。陈那因明和法......
一、诉诸无知论证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诉诸无知论证,又叫“以无知为据”,属论证中的一种谬误。《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指出,诉诸无知论证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一个命题没有证明其为假的证据,就是真的;一个命题没......
20世纪50年代之后,经典逻辑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非经典逻辑的发展势头却越来越猛。克里普克(S?Kripke,1943—)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建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开创了非经典逻辑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它的......
最近一段时间黄展骥、马佩二位先生在《人文杂志》、《哲学动态》等杂志上连续发表的几篇争论文章,把关于“矛盾、辩证法与逻辑”这个话题又重新炒热了。邓晓芒先生作为局外人而用“第三只眼”来看待这场论战(见[1......
一《泰》卦辞曰:“小往大来,亨,吉。”《否》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第346页)[1]其中“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是理解《泰》《否》两卦的关键,对此历史上习惯从乾坤的阴阳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