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逻辑学

【张燕京】从逻辑哲学看弗雷格的“真”理论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在创立现代逻辑的过程中,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系统的逻辑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与逻辑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

阅读全文

【P.麦蒂】自然主义视角下的逻辑

有一种倾向认为,自然主义者由于其所秉持的自然主义观,因而自动就会对逻辑秉持特定的观点。例如,经典的奎因式画面有时会被看作自然主义的标准:逻辑居于信念之网的中心位置;尽管逻辑远离感觉经验,但它的作用却在......

阅读全文

【何向东】“归纳问题”的逻辑哲学研究述评

“归纳问题”,亦称休谟问题,是英国哲学家休谟在200多年前提出的。其含义即:我们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我们能在理性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休谟由对因果观念的分......

阅读全文

【张晓芒】韩非“矛盾”思想的历史成因

内容摘要:韩非的“矛盾”思想,为先秦以来诸子谈说论辩中所体现出来的是非对立做了最后的总结,其“定名”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思维的必然性。其历史的必然性是指,无论对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思想认识如何相左......

阅读全文

【杜国平】“即使p,也q”句式的逻辑分析

内容提要:现代汉语中的“即使p,也q”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种认为表达的是联言判断。本文揭示了三个具体的“即使p,也q”语句的七个逻辑特征,......

阅读全文

【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

一、陈那、法称因明在印度逻辑史中的地位印度逻辑有两个主要流派:正理和因明。印度的第一个系统的逻辑学说出现在正理派的《正理经》中,而印度有演绎论证式则归功于佛教逻辑。佛教的论辩逻辑称为因明。陈那因明和法......

阅读全文

【王建芳】无罪推定与诉诸无知论证比较研究

一、诉诸无知论证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诉诸无知论证,又叫“以无知为据”,属论证中的一种谬误。《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指出,诉诸无知论证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一个命题没有证明其为假的证据,就是真的;一个命题没......

阅读全文

【桂起权】再论矛盾、辩证法与逻辑

最近一段时间黄展骥、马佩二位先生在《人文杂志》、《哲学动态》等杂志上连续发表的几篇争论文章,把关于“矛盾、辩证法与逻辑”这个话题又重新炒热了。邓晓芒先生作为局外人而用“第三只眼”来看待这场论战(见[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