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知识成为哲学的中心议题,而认识论则取代形而上学或存在论占据了“第一哲学”的位置。这一进程始于笛卡尔和洛克,中经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真正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范式转换中,形......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不断弱化,当今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在趋向非哲学化。然而,自本世纪以来,结构实在论作为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一种新的替代物,却被部分哲学家所认同。那么,结构实在论能否解决由上世......
近些年,对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思考,面临着许多全新的情况,引进了一大批迥异的思想材料。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问题当下显得如此严重和迫切,并且直接与科学技术的影响挂起钩来,这是我们二十年前难以想象的。科学哲学......
最近五年来,笔者一直在吴新智院士指导下从事百年中国体质人类学(包含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现代体质人类学)史研究。一方面希望从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开展进行回顾与总结,找出该学科存在的......
20世纪下半叶,建基于主体分析学基础上的认识论开始动摇,知识论从认识论一极主导进入到泛化增生和多元并存的新阶段。在目前知识论异常丰富甚至有些杂乱的现状中,群体分析学取代主体分析学成为知识论的基础,是一......
大椿老师命我为他(和他的高足刘永谋)的作品《思想的攻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写一篇评论,以参与《哲学分析》杂志发起的对当代哲学家哲学思想的研讨活动。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上海社科院哲......
持续多年的对于转基因的争论激烈而广泛,即使有各种权威机构或者权威人士的出面仍旧不能使这一问题平息,并且,随着全球对于转基因的推广,这场争论愈演愈烈。本文从转基因作为生物科学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出发,探......
众所周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的出版导致了近代物理学革命,标志着新物理学的诞生。但是《原理》对后来英国物理学的发展却有消极影响。此后近一百年时间内,英国物理学遵循着牛顿传......
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过程同步。从民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历经诸多曲折嬗变,科学的客观性、自主性及其作为普遍知识和社会变革力量的基本形象终于得到承认。20世纪80、90年......
在场人物:唐纳德·麦肯齐(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以下简称“麦”)黄之栋(爱丁堡大学科学研究部博士,台湾国立空中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助理教授,以下简称“黄”)高璐(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