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一般都承认,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启蒙哲学的遗产,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启蒙哲学在其本质上是一次以理智的内在性反抗超验性的进程,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内在性的辩证转化超越了近代哲学。关......
儒学发展到宋元时代以后,出现了民间化、大众化的新趋向。儒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义理探研和个体工夫涵养的兴趣之外,在重建社会政治和礼法秩序的经世实践中,突破“致君尧舜”的精英视界,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
在当代正义理论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应得(desert)”。从理论上来说,这与如下三个重要原因密切相关:第一,就正义思想自身而言,它有历史和传统。应得作为最早的正义观已经在历史上得以实践,并且应得......
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样化社会思潮非常活跃,四处蔓延。其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am......
黑格尔与托尔斯泰是欧洲近代哲学和近代文学中登峰造极的人物,但是20世纪形而上学没落以来,他们却成为欧洲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人物。黑格尔将活生生的生命赋予僵死的逻辑范畴,使得它们活了起来,现在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党和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的特殊历史时期,更加需要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彰显社会主义的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思想共识。“凝聚改革共识,对于深化改革至关......
在当前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过程中,有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即学界多年来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过程中似乎陷入了一种“批而不倒,判而不死”的批判困境,就如同“打地鼠”一般,这种困境在于不论你怎么批判,历史......
就西方伦理思想史而言,自古希腊至当代,几乎没有像正义(justice)这个概念这样在整个思想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概念。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相对区分的话,就会发现,正义在政治哲学中可以看做......
正义是永恒的哲学话题。早在古希腊,正义问题就是柏拉图《理想国》讨论的核心。在这篇著名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及其论辩者们先后给出了四种关于正义的定义以及两种对立的正义观。在这两种对立的正义观的背后,其实展示......
提及“治身”与“治天下”的关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儒家。因为稍微对传统文化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大学》所讲的“三纲领”“八条目”。近些年来,由于出土黄老文献的不断发现,学界对于黄老道家的政治思想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