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就像是一次盲目而有趣的旅行,总是一次次被推置到新起点上重新开始,但距离目的地仍相当的遥远。近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框架、研究范式问题被人们屡度提起,以至于有人把这一问题视为将来国内......
如今人们对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最常见指责是它过于虚幻浮夸、不具实用价值。哈贝马斯[Habermas]1和阿道尔诺[Adorno]曾撰文讨论过同一个问题:「哲学有何用?」所以我也在拙文「二十世纪:一个过渡的......
世纪之交,在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中,我们需要追问:当代中国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哲学历程?这个哲学历程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哲学逻辑?这个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究竟孕育了怎样的哲学未来?这个哲学历程及......
长期以来,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似乎是不成问题的。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我们开始面临着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即:在改变了的历史条件下,哲学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虽然一切看起来都还照常,但......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短期内大大膨胀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收入在增加,供应也在丰富;物价在上涨,钞票面值也在增大。当代中国正悄悄走出匮乏社会的严冬。对大多数人来说,终于解决温饱了。......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到今年3月22日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艾思奇同志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30年代起他就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发表文章批判旧世界,批判各种反......
在后现代转向之后,西方哲学对人之生命意义的安顿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后现代转向有助于从人之生命本质的层面更为清楚地认识中国哲学之传统主题的重要意义,但它并不表明西方哲学将要向中国哲学“复归”。面向未来......
人们经常用“反思”来表述哲学思维的特性,然而,究竟何谓哲学反思?哲学思维为何是反思?哲学反思的根据、对象、方式、特性与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否或能否存在非反思的哲学?现代哲学是否改变了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
处于世纪之交的世界正在发生大转折,中国社会也正在发生大转型:从封闭停滞转到改革开放,由落后的农业国迈向先进的文明社会。在这历史转型时期,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一......
哲学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这是哲学本身的难题。它们曾经困扰并且现在仍困扰着许多人。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哲学”这个条目的作者,著名哲学家C.I.刘易斯写道:“哲学家们自己从来就没有一个关于其研究对象的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