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在我国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与此同时,大学生所面临的生存、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大,其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越来越多——据有的调查甚至达20%以上,有的严重到......
在我的记忆中,1968年是我们白水知青空前自由、轻松甚至充满欢乐的一年。那一年,“文革”已经结束,全国大规模的知青下放已经开始,我们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的。看着那些“嫩知青”们与家人离别时抱头痛哭的情景......
就人而言,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的读书方法,即有不同。就读书而言,则不同学科的书籍,应有不同的读法。如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方法与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方法,必有不同处。又如读文学书的方法,与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正在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大学哲学课的教学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改革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一直担任中山大学全......
从十几年前开始,包括笔者在内的少数人就对当时提出的“素质教育”颇有看法,并针对大学、中学招生的一系列“改革”提出批评、反对意见,但一直未引起更多关注。近来教育部长周济被免职另用与北京大学确定39所中学......
通识教育在哈佛哈佛大学作为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本科生课程变革。1869年埃利奥特校长在就职演说一开篇就申述道:“我们这所大学认识到,在文学和和科学之间没有真正的对立,一致认为不应该......
一诵读千古流传的文化经典,是一国国民获得其文化教养的基本方式。对于个人来说,首先接触和了解他所来自的文化传统的基本经典,从而了解那个从文化上说明他是从何处来的文化传统,应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要求,应是每个......
胡塞尔回溯到生活世界,是要为现象学、哲学奠定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基础,而我不认为能够有胡塞尔意义上的普遍统一的哲学。《大学周刊》:你的新书《哲学科学常识》已出版。你强调常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你所说的“常识......
从77年恢复高考开始,我国恢复哲学教育已有30年了。在这30年里,我们见证了思想界从封闭到开放、从禁锢到解放的历程,也见证了本民族的思想传统从断裂到再续、从荒废到复兴的过程。在这30年里,我们的哲学和......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这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今都概莫能外。但在实际操作的层面,德之与才双方,往往被分割了开来。就传统教育观来说,它考虑的中心问题,主要不是知识和才能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