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邓新文】理解马一浮的障难试析

任继愈先生说:“马一浮的‘六艺论’是他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也是他的学术思想体系。”但长期以来此论一直曲高和寡。对此,马一浮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他说:“今人受科学影响太深,习于分析,于六艺内容一无所知......

阅读全文

【刘静芳】论张申府与张岱年理论旨趣的差异

同为“解析法的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张申府与张岱年在哲学上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都赞同新唯物论的基本主张,同时也认为新唯物论有须扩展、发挥之处:张申府认为,新哲学一方面应展示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应......

阅读全文

【赵继明】现代西方易学对话

西方人研究《周易》有西方的风格。今天的西方学者如何看待《周易》?研究状况及走向如何?在近年来笔者与欧美易学家的接触和交流中,了解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有许多体会。下面,将有关的情况及个人的思考作一简单......

阅读全文

【解启扬】二十世纪墨学研究述要

墨学乃先秦显学,惜至秦汉,几近中绝。至清代乾嘉时期,由于校勘经书的需要,方有学者校勘《墨子》。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间诂》,集清代学者《墨子》校勘之大成,《墨子》书始可读。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

阅读全文

【韩德民】所谓朱光潜美学中的“奇异现象”

朱光潜解放后的美学思想,存在着明显的混乱,即把历史唯物论有关社会整体性的诸多范畴作个体心理学意义上的把握。这也就是批评者所谓的“奇异现象”。“奇异现象”的根源,在于时代要求和个性实际可能间的错位,及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