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ther/Or首版于1843年,当时克尔凯郭尔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这部书至少涵盖了年轻的克尔凯郭尔个人情感生活以及他对哲学和人生进行思考的两种动机和线索。①全书的上下卷风格迥异,上卷文采飞扬,下卷则......
本文把胡塞尔现象学和黑格尔辩证法放在西方哲学史上两大反思传统(外在反思和内在反思)的源流中来考察,分析了胡塞尔“自我学”与黑格尔自我意识学说在反思类型上的差异,并通过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有......
黑格尔的“国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导源于欧洲近代“个人主义”价值的合逻辑演变;黑格尔借助“主体即实体”的理路,将“个人主义”的学理基址——“主体性”——改造为“主体世界”思境,并据此设立了“国家整体主义”......
如果我们直观地看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反宗教的命题,至少是反基督教的命题。就连著名尼采哲学专家考夫曼先生也认为,“上帝死了”是“一种宗教语言…只是诊断当代文明的一种尝试,而不是......
对于承认的需要和要求是当今政治的一个热门话题,当代政治哲学领域关于承认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承认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都把它追溯到了黑格尔。泰勒依据《精神现象学》发展出一种“承认的政治......
一尼采将世界看做是力的世界,也就是说,尼采将世界抽象为力。而且,事实上也只能抽象为力,只能是力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所有的现象,都是力的竞技和嬉戏。但是,这个世界——这个力的世界——总量不变,空......
黑格尔哲学传入中国,从马君武在1903年《新民丛报》上撰文介绍开始算起,迄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一个世纪里,黑格尔在中国的命运可以说是戏剧性的。这位马克思的私淑老师在中国曾经具有仅次于马克思主义经......
社会现实的发现,是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哲学思想上最为本质也最为切近的联系线索。无论是黑格尔哲学的积极成果,还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决定性批判,都是依循此一线索来制定方向的。倘若要从哲学上来谈论社会现实本身......
自由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本体现。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原子论哲学兴起,并与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共契关系,主体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孤立的原子化个体,主体自由成为一种......
宣称人拥有自然权利是17、18世纪西欧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质性精神,黑格尔于19世纪初对此作出了全面深刻的批判。黑格尔既指出霍布斯、洛克式的、由经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自然权利概念没有论证普遍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