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后期提出的“交互主体性”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他人”问题。的确,胡塞尔本人由此出发思考“交互主体性”的“最初引导”,也正是从“他人”的含义中获得。他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的“第五沉思”中曾明确地说:“......
在亚里士多德那儿,真理首要的是通过现象,通过在人的生存体验中事物自我揭示而展现出来。海德格尔在自己的哲学中接过了亚里士多德这一关于真理的观点①。我们可以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在这一点上吸收了亚里士多......
对法国著名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而言,通过绝对我思(Cogitoabsolu)所得到的不再是单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Sujet)。从而,合理性(rationalité)所实施的行动产生了关于多重精神......
《哲学研究》(PhilosophischeUntersuchungen)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其写作和出版过程均颇为曲折。维特根斯坦电子版手稿全集及其与其他人的通信为这个过程的梳理提供了翔实的第一......
关于海德格尔与亚洲思想的关联,在国际学界,主要有三类论著:一是思想史的研究。这类论著回溯亚洲经典在海德格尔哲学的形成及其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阐述海德格尔思想对当代亚洲哲学家,特别是西田几多郎、九鬼周造......
在《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争论的追思》中,倪梁康先生重新提起了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之争。他以石里克和维特根斯坦对胡塞尔的批判以及胡塞尔对石里克的反驳为导线,重温了上个......
从1891年发表《算术哲学》到1936年出版《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从最初对数学概念之起源的澄清到后期关于先验的交互主体性问题和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胡塞尔的思想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关于胡......
1950年和1951年,海德格尔先后做了三篇关于建筑(建筑物)与栖居的讲演。这三篇讲演为当代建筑艺术提供了思考的路径,对于建筑艺术有很大的影响。①一些建筑师甚至用海德格尔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建筑技术②,......
一 历史性的脉络勾勒曾几何时,“分析的形而上学”这个表达式似乎和“圆的方”一样包含着语义矛盾,根本不可能存在。不过,现在人们也认识到,在分析哲学初期,摩尔和罗素所拒斥的其实是特定类型的形而上学(以布拉......
心理学在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新感性”理论的提出,还是对既有社会工具理性的批判,抑或是对人类未来解放的展望,马尔库塞始终都能从个体的心理角度出发探求诊治与疗救的方法。这使马尔库塞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