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所周知,《启蒙辩证法》一书在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的一个显著转向:从《启蒙辩证法》开始,社会批判理论“远离了时代的压力而转向静观的学术立场”,“党派色彩”愈来愈......
"现象学的基本态度唯有作为生命本身的生活态度方能达到。"(1)这是海德格尔在著名的1919年战时补救学期讲座《哲学观念与世界观问题》中道出的一个基本主张。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讲座标志着海德格尔原创思......
在学界萨特和莱维纳的比较研究算不得一个热点。然而,萨特和莱维纳之间有着某种奇特的联系。我们知道,正是莱维纳的博士论文使萨特第一次接触了现象学,并使萨特决定去德国学习现象学;而在萨特生命最后的阶段,则大......
内容摘要:海德格尔与孔子都意识到终极真实无法被述谓式地表达,但他们都不认为这种“不可言”穷尽了语言的所有可能。对于他们,艺术、特别是诗,有一种原发的言说能力,或者说是开启真理和显示前述谓的含义的功能。......
一、直面新自由主义:要解构更要建构效率和有序两全,是中国经济改革所要建立的新体制,但如何使之真正得以实现,则一直是中国理论界、学术界所面临的困惑性难题。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中国学者转向用西方经济学来解决......
引言西方哲学从开端起就把自己的基本使命确立为对世界之最终本原的追寻。然而这一追寻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束缚于朴素的客观主义态度,即只是到客观(含精神的客观)世界本身中寻找最终的本原。从笛卡尔开始,这一追寻发......
一在以纯粹逻辑学和认识论为主要论题的《逻辑研究》第一版(1900/01年)发表后不久,胡塞尔自1905年起开始关心和思考交互主体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初被冠之以“同感”①的标题。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涵义(sense/Sinn)”概念的提出,以及涵义与指称(reference/Bedeutung)之间的区分,常被认为是弗雷格对语言哲学作出的最为核心的贡献。人们通常认为,这个贡献在于对句子和表达式......
一、对范畴直观的总批判与传统哲学对直观的感性理解不同,胡塞尔提出的范畴直观表明,范畴的客观形式能够通过客体化行为的综合功能构造自身,从而成为可直观把握的认识对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种特殊......
一J.麦克道尔(JohnMcDowell)为自己所设置的哲学任务是消解近现代哲学所陷入于其中的诸多深刻的忧虑(anxieties)或困惑(puzzlements)。在他看来,这些忧虑都集中于心灵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