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通俗读物

【石仲泉 等】抗战时期的中国哲学家

  在同仇敌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哲学家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重要的力量。他们或直接投身革命队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中国共产党人;或辛勤耕耘在大后方,奋力锻铸救国强国的时代精神。其治学态......

阅读全文

【余纪元】苏格拉底的理性与信仰

苏格拉底身上有一对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他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化身与象征。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这一名字几乎与“理性”同义。他的名言“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申辩篇》,38a。下引该篇仅注行序......

阅读全文

【钱理群】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

鲁迅于1935年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72年后,也即2007年,我们又可以写《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了。一、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孔夫子孔夫子是2007年中国的当红人物。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已经持......

阅读全文

【周国平】人性现象

有两种人最不会陷入琐屑的烦恼,最能够看轻外在的得失。他们似是两个极端:自信者和厌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价值,后者知道世界的无价值。人不由自主地要把自己的困境美化,于是我们有了“怀才不遇”、“红颜薄命”、......

阅读全文

【张天行】大禹的生日

大禹,中国神话传说时代的重要人物,大禹理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般人都是知道的。如果问,大禹的生日是哪一天?想绝大多数人要摇头。历史学家顾颉刚遇到过此问题。《顾颉刚年谱》一九四一年十月十日有下面一条:......

阅读全文

【张勇】“道德”与“革命”

二十世纪前十年是“革命”畅行的年代。在政治革命的主旋律下,“诗界革命”“小说革命”“道德革命”“家庭革命”“社会革命”等①,亦纷纷奏出各自的声响,颇有“咸与革命”的气象。在此诸般的“革命”中,梁任公都......

阅读全文

【罗志田】近代中国“道”的转化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很接受所谓“冲击—反应”的解释模式,近代中国在西潮冲击下发生了急遽而重大的转变,仍是不可否认的。近代汹涌而来的西潮,很多时候是伴随着武力的。中国的领土主权得以基本保存,西方的“文......

阅读全文

【杨国强】儒学、士人与近代中国

西方人的到来既是不可回避的,又是不可摆脱的。而由此概括而来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万国梯航成创局”,则都非常明白地说明,西方人带来的那个世界,本在中国人的历史经验之外。当一个民族对外来的侵逼作史无......

阅读全文

【山田敬三】鲁迅——无意识的存在主义

鲁迅并不知道“存在主义哲学”,他和西欧哲学中的“存在主义”是毫不相干的。他青年时代曾经一度痴迷尼采,但是那只是他对虚无主义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其中甚至包含着和真正的尼采主义相矛盾的内容。尽管如此,如果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