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战略中,俄国问题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革蓝图,在一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社会的辩证发展进程将会瓦解资本主义现存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当这种侵蚀过......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历来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取得无产阶级政权,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
列宁逝世前夕,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论断。近几年以来,这些论断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常见有的学者在论文或著作中援引这些论断,并论及对它们的理解。可是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论断......
有没有列宁晚年思想?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没有争议。列宁逝世时只有54岁,应该说不存在一个从年龄意义上讲的晚年,但从列宁自身思想发展的阶段看,确实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早、中期的思想发展阶段。问题是这一思想阶......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诠释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但各派之间也表现了一系列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作为规定性表明了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作为区别性把该思潮同其他理论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来到中国的。至今30多年过去了,经过一系列曲折的发展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已在当今的中国成为显学。不但在学术界,而且在政界、商界等社会各界,“西方马克思主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1](AnalyticalMarxism)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学术界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它主张用分析的方法来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Geral......
经过《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生产之镜》二书,鲍德里亚已经从物的消解走向空无的符号系统,从古典经济学走向整个物质生产系统的解构,时隔三年,在1976年写下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鲍德里亚的思想中似......
鲍德里亚的思想发展大致可从三个理论主题进行描述:一是结合精神分析学、马克思哲学、语言学、媒介学等内容,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分析,揭示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编码过程;二是对现代性思潮进行批判,特别是对历史唯物......
一马克思——卢卡奇——拉克劳,是迄今为止激进政治思想史上三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主体位置”。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拉克劳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旗手。马克思生活在欧洲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