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交叉研究

【陈红兵】传统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比较

哲学生态观主要包括生态存在论、生态认识论、生态价值论、生态实践论、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五个层面。[1]在中国传统哲学生态观中,价值论和实践论主要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上,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对象化观念非常薄弱;同......

阅读全文

【江畅】中西当代战争与恐怖主义伦理思想比较

战争和恐怖主义实质上都是人类的自相残杀。两者几乎与文明社会相伴随,只是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一体化,它们日益成为影响整个人类生存的突出社会问题。这一人类自相残杀的生存难题,已经为各国哲学家所关注,特别......

阅读全文

【戴茂堂】中西道德责任观比较研究

一、道德责任从何而来西方伦理学把责任与自由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责任从自由而来。在自由的权利与道义的责任二者之间,西方人强调,自由作为一种权利在逻辑上优先于道义上的责任。自由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所具......

阅读全文

【周鸿雁】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刍议

在哲学研究三个基本领域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通常称为价值哲学)中,价值哲学因与社会、个人的价值认识和观念、价值选择和追求等价值问题直接相关,因而对社会、个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汇、社会价......

阅读全文

【罗安宪】敬、静、净:儒道佛心性论比较之一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是文化的直接载体。人们使用语言,以表达自己对于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态度,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实现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不同、态度不同,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不......

阅读全文

【金刚】“回儒”与“西儒”之比较

明末清初是中国宗教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三教合流”或者说“三教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以儒为主、儒释道有机交融共同尊护王权的综合体——理学发展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伊斯兰教宗教意......

阅读全文

【张传有】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

西方德性伦理学起源于古希腊社会,后来随着西方社会的变革,逐渐被边缘化,并为规范伦理学所取代。这种德性伦理学的特点在于强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它与规范伦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对人的优秀品德之培养......

阅读全文

【陈坚】儒佛“孝”道观的比较

引言印度佛教并不怎么重视“孝”道(尽管没有明言反对),至少“孝”道没有被当作其正式的教义给提出来,因为按照印度佛教“业报轮回”的原理,子女今世所获得的一切皆是其自己前世所做的“业”的结果,与父母的养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