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自然哲学

【周振忠】实在论、形而上学和语义

传统上,实在论属于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在分析哲学的语言转向和形而上学复兴的背景下,实在论被放置在语言哲学内研究。代表性人物M.达米特(MichaelDummett)甚至将语言哲学推崇为新的第一哲学,把......

阅读全文

【高宣扬】萨德侯爵的反启蒙自然观

一、还原18世纪的真面貌人们总是把法国的18世纪简单地看成是“理性的时代”,并把理性的胜利定为普遍“进步”的标志。但西方的启蒙运动演变过程,其实是包含多元异质性内容和充满争论的极端复杂的时代,它是由多......

阅读全文

【洪定国】论物理实体的实在性

物理实体是物理经验的理论抽象,它的实在性从来是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为求得这个问题的合理解决,本文倡导一种寓于正常人思维习惯与科学家正常研究程序之中的进化哲学。这种哲学寓本体哲学、认识哲学与语言哲学于一......

阅读全文

【聂锦芳】世界本原、感性知觉与人的思维

一、引言:马克思著述中一类特殊的文献及其处理方式马克思一生撰写的著述在其身前发表过的只占非常少的部分,留存下来的大多是有待整理的、数量极为庞大的手稿群,而在这其中又有一种类型比较特殊,这就是“摘录、笔......

阅读全文

【陶富源】物质与实体、运动及时空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块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石。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仍然存在着种种分歧。比如,能否认为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涵义,换句话说,物质除了这一种涵义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哲学涵义......

阅读全文

【蒋谦】“元气”思想在近代的西传及其影响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F•卡普拉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曾指出,现代物理学与东方哲学和宗教(他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存在着显著的相似性。特别是,中国的元气自然观与现代物理学的“......

阅读全文

【杨国荣】基于“事”的世界

与本然的存在不同,现实的世界因“事”而成。人通过“事”而与“物”打交道,“物”在人做事的过程中被把握、被规定。“事”的展开过程,也是“物”的意义不断呈现的过程。生成于“事”的世界,具体表现为属人的世界......

阅读全文

【卢风】超验自然主义

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非人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是21世纪哲学不可回避的任务,更是生态哲学不可回避的任务。事实上,克里考特(J.BairdCallicott)所着力建构的源自“大地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