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恶化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们纷纷展开多向度的探讨和研究,其中问题的根源探讨成为重中之重。针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人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和解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主客体二分法的认识......
在哲学上,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的和谐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层级,是现代社会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它既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又是全面建设......
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自然”概念可能是最没有问题的概念,有些人甚至都不会想到它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即便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很多人可能也把“自然”理解为物理世界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的总称。人们未......
一、人与自然的“感性和谐”(一)人与自然:浑然为一宇宙初始,浑沌未开,在浑沌之中已蕴涵万物,相异的事物从浑沌中分化出来,“人 类”随之也就从自然界中缓缓地走来。当“人类”蹒跚学步的时候,看到周围是深不......
对“自然的本质是否是简单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依赖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的信念。自然的本质真的是简单的吗?需要我们具体回答。 1 传统的观点:自然的本质是简单的大多数古代的哲学家......
前言当前,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其一,从历史角度阐述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中国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和人们对和谐社会应然状态的理解,以期从历史中获得借鉴;其二,从学科领域的角度对和谐......
一、关于相互作用原理相互作用原理包括广义相互作用原理和狭义相互作用原理两部分。广义相互作用原理是指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狭义相互作用原理指明人类认知的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无论是......
在对米利都学派的阐释和评价中,历来存在着一个倾向,那就是把米利都自然哲学当作寻求万物基质、结构和动因的物理学,对他们的学说作一种物理学的解释,而忽视他们本来的宇宙论目的。我认为,作为西方最早的自然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种有自然力、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而且还是从事实际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的社会个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们首先要吃、喝、住、穿,要生存,就必然和自然界发生关系。因为只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