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关于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知识状况、理性能力、实践类型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深度反省。自17世纪以来,在源自弗兰西斯·培根传统的影响下,一种乐观主义信念逐渐成为近300年来普遍流行的社会......
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点之一。西方环境伦理学家认为,不讲自然价值(尤其是内在价值),就没有环境伦理学;我国学者认为,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积极把伦理道德的概念扩大到生物和自然界的其它实体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0期(国庆专刊)发表了多篇议论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文章,这是多年来少有的一次大讨论,值得称赞。其中刘啸霆教授的《纠正不应有的错位——“自然辩证法”语义在当代汉语学术中的......
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近年来讨论得很热烈。不同见解纷呈,有的甚至是麦芒对针尖,这是学科繁荣的征兆。学术争鸣,越争越明。切忌以大帽子压人,以权威压人;切忌失去耐心,匆忙做结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向......
最近五年来,笔者一直在吴新智院士指导下从事百年中国体质人类学(包含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现代体质人类学)史研究。一方面希望从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开展进行回顾与总结,找出该学科存在的......
前言当前,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其一,从历史角度阐述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中国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和人们对和谐社会应然状态的理解,以期从历史中获得借鉴;其二,从学科领域的角度对和谐......
在近年公布的出土文献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①备受中国哲学界的关注。这篇文献虽然只有13简,510字,但极富研究价值。首先,其他出土文献或多或少存在残损,而《恒先》保存基本完整,没有缺简,没......
郭店楚简佚籍《太一生水》篇记载了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以“太一”为终极存在和起点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个生成论中,“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拟通过对《太一生水》中的“水”在万物生成中的重要作用的探讨......
本文主要讨论了当代著名科学家对自然哲学的基本看法和他们在自然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特殊风格,认为科学家不仅十分关注自然哲学研究,而且已经把这种研究引向深入,这对于促进当代科学进步和人类知识发展意义重大,而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环境哲学提出了若干颠覆性的命题,从而对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提出了挑战。环境哲学要求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摒弃现代哲学的许多成见。固守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