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高国希】德性的结构

一、德性是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品性、性情Virtue(德性),来自拉丁文vir,意为“男子气概”,来自战神,希腊文为arete,意为显示出某方面的能力、特长、优势。本文根据苗力田先生的见解采用“德性”之译......

阅读全文

【邱耕田】发展伦理学基本问题新论

在学术和社会影响日渐扩大的众多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中,发展伦理学可能是一个例外,因为它依然处于弱势和边缘的地位。这不仅仅是由于其兴起的时间相对较晚,研究力量薄弱,更为关键的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伦......

阅读全文

【焦国成】试论社会伦理关系的特质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学问,更是关于伦理关系及其调解的学问。当前伦理学理论的重大缺憾之一,就是很少关注伦理关系的研究,这与学界普遍认可的伦理学的定义紧密相关。学界普遍把伦理学定义为“关于道德的学问”,其根......

阅读全文

【陈忠】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中的发展伦理学意蕴

目前的发展伦理学存在着浅层化趋势,应该建构一种深层发展伦理学。发展伦理学的深层化,不仅需要强化现实意识,对发展问题、发展实践、发展历史进行深度反思;也需要强化对话意识,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资源,与不同学......

阅读全文

【余涌】布兰特的道德权利理论

在现代功利主义的两种主要理论类型—行动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中,布兰特的功利主义是后者的典型形式,若再加深究,它的理论倾向则是两种亚类型的准则功利主义—“现实准则功利主义”和“理想准则功利主义”中后者......

阅读全文

【温克勤】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

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是宋明道(理)学所着力探讨的伦理学课题。作为宋明道学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了“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道德工夫论。本文就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的思想渊源、道德本体论的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