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裴传永】忠观念的起源与早期映像研究

“忠”这个字,未见于目前所能见到的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亦未见于公认成书最早的传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的正文①。它在传世文献中的最初使用,当是记录孔子言行事迹的《论语》一书......

阅读全文

【陈升】论事业道德

一、问题的提出自去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几个专题片,其中有《永恒的丰碑》、《大家》和《劳动者之歌》等。这些专题片中展现了革命先辈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抛家舍业、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的......

阅读全文

【朱贻庭】权利概念与当代中国道德问题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发展,尤其自进入21世纪后,“权利”和权利观念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层面上前所未有地凸现起来——今年宪法修订,以国家根本大......

阅读全文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

讨论公德,首先需要对道德进行公德与私德的区分。道德为何可以区分为公德与私德?其前提在于社会生活的领域可进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因此,我们讨论公德问题,首先需要界定与讨论公共领域。一在任何一个社会......

阅读全文

【卢风】普遍伦理的三重障碍

随着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化趋势的凸显,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人类世界需要全球化的管理。全球化趋势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高科技的武装之下,人类在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合作正日益......

阅读全文

【陈真】道德义务与超道德的行为

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与道德评价中,由于超道德的行为所具有的道德价值,我们很容易将超道德的行为和道德义务相混淆。混淆二者的区别,将超道德的行为当作道德的义务,不仅会使人们忽视对自己生命、利益和家庭所具有的初......

阅读全文

【何怀宏】底线伦理的概念、含义与方法

一、“底线伦理”概念的由来“底线伦理”大致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在中国形成、发展、流传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在我这里,其“理论”的形成或还先于其“概念”的明确提出。在1994年出版的《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