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物化”思想是近年来技术伦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思潮,正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拉图尔(BrunoLatour)1992年发表的《何处去寻暗物质?》(WhereAretheMissingMasses......
道德究竟根源于我们的理性或者我们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理性认识,还是根源于我们自身的情感?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一直主张前者,而当代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斯洛特(M.Slote)则主张后者。......
当今,没有任何其它规范性的主导观念要比个体自由这一理念更具有自明性与吸引力。人们只需像黑格尔所曾做过的那样,定期追踪报刊的新闻报道,就会很快清楚,当前个体自由的价值对社会行为的动机和理由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观念自由与实在自由自由是人之欲念生成、选择、实现的过程。存在可分为自然、社会、精神三方面,人的存在只可能面对三者。于是,根据人所面对的不同存在对象,可将自由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在精神中的自由,二是......
一、价值与规范尽管在一个哲学日渐式微的时代,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似乎仍然一枝独秀、后劲不衰,但这却也无法掩饰人们在道德本身究竟还有没有价值与作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这一事实。卢曼(Nik......
道德观念的变化是一个社会的变迁在精神层面的反映。魏晋时期提倡孝治天下,并从各个方面对孝道加以强化和保障,因此,孝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主流的道德规范。同时,传统孝道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社会变迁的洗礼和冲击,人......
一、律己及其道德价值1.何为律己?律己就是人的自我律令、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节制、自我治理、自我主宰。与律己有近似意义的概念范畴有“自律”“自制”“克己”“节制”“自治”“自主”等。对与“律己”相......
明确地将价值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领域或分支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但哲学研究价值问题,几乎是从哲学一诞生就已经开始的。哲学对价值问题的研究,在古代关注的重点是与个人好生活直接关联的个人德性问题,在近代......
回顾中国历史,应当说,在中国真正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而且从公元9世纪至13世纪,生产力发展居于世界最高水平,但那个时期是农业社会,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真正的市场经济......
何谓“民为政纲”?所谓“民为政纲”,这里的“政”是指政治权力的领域,包括政治制度与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民”不简单地是指人,而且可以引申为政治这个领域应当尊重的基本价值和应当服从的首要道德原则,即政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