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悖论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领域。回顾既往的逻辑悖论研究工作,不难发现,其重心是在狭义逻辑悖论领域。狭义逻辑悖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逻辑语形悖论、逻辑语义悖论以及逻辑语用悖论三......
2004年,杨振宁先生发表演讲,认为:“《易经》①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1]。杨振宁先生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激烈的争论。[2]时过近两年,......
“归纳问题”,亦称休谟问题,是英国哲学家休谟在200多年前提出的。其含义即:我们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我们能在理性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休谟由对因果观念的分......
1 酒—水悖论与无差别原则酒—水悖论(thewine-waterparadox)是由无差别原则(theprincipleofindifference)引起的,而无差别原则是确定基本概率的原则之一,它在......
我国语言逻辑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外语言逻辑思想的评介,讨论语言的共性问题,在这方面,周礼全、李先焜、陈宗明等先生作出了较大贡献。第二阶段是运用语言逻辑这一工具,根据汉语的特点,研......
现代逻辑由众多的逻辑分支组成,各个分支有着自己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各个逻辑分支的相对独立发展成了逻辑研究的一道风景线。随着近年来子结构逻辑(substructurallogics)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情......
一 引论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现象。人们依靠大量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对母语的熟练掌握,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能排除大量的歧义,误解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计算机的语义和背景知识很少,遇到有歧义的句子时,误解或不解的......
所谓自然语言就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历史形成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日语和德语都属于自然语言。逻辑是形式科学的产物,人为设计的逻辑语言跟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特点的自然语言在句法语形和语义表现方......
逻辑真理的哲学性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将这些性质归结为分析性、必然性、先验性和可修正性。在这一问题上,蒯因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蒯因从其整体主义知识观和经验论的立场出发,认为......
没有任何问题能像无穷那样,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精神。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曾如此有效地激励人们的心智;然而,也没有任何概念比无穷更需要澄清。[1]一、潜无穷、实无穷的产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