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悖论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领域,其多层面意义与价值已经并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我通过对20世纪逻辑悖论研究百年历程的考察,将以往的研究划分为三个不同层面:Ⅰ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具体解悖......
中国近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西学东渐,洋为中用。而作为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的逻辑学的东渐华夏,则给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一笔。作为西洋文化重要部分的逻辑学,在明季李之藻的虽多......
辩证逻辑究竟是逻辑还是哲学?这个问题至今在逻辑学界仍有不同看法。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辩证逻辑与辩证法无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马佩教授最近发表在《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上的论文《辩证逻辑应是逻......
今天,提高汉民族的“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汉语学术界和教育部门的一个标识性口号,但如何真正提高汉民族的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理论层面的深入反思。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科学理性—人本精神叩开了中华帝国古老的大......
一语词和语句的多义性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歧义则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语词和语句的多义并不等于歧义。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主要以澄清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为目的,从使用语言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歧义。为......
一、评介几位学者的观点冯友兰:……以上是公孙龙的《白马论》的基本论点。从这些论点中可以看出,公孙龙的确看到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矛盾对立的方面,看到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但是他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并且......
“论证(argument)”概念是论辩理论,特别是非形式逻辑的核心。早在1977年,奥基夫(O’Keefe)就区分了作为文本或产品的论证1和作为论证的进程或行为的论证2。1984年,哈贝马斯区分论辩(......
马佩先生在《河南社会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发表的文章《辩证逻辑是逻辑而不是哲学》(以下简称《辩》文[1]),提出人的思维中存在两套思维形式,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低级思维形式和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高级思维......
王维贤先生是中国老一辈语言学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担任过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从教五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语言学优秀人才,如邵敬敏、袁毓林、戴耀晶等著名学者都曾受教于他的门......
墨家逻辑是指中国先秦时代墨家学派的著作《墨子》一书包含的系统逻辑学说。它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光辉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从秦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中,墨家逻辑随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