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逻辑学

【张晓芒】墨子的公私观及对其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古代汉语中,公私是对立的一对范畴,“公”意谓公平、公正、无私,而“私”意谓自己的家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小雅·大田》),引申为利己。故而有“背私为公”(《韩非子·五蠹》),“以公灭私”(......

阅读全文

【马雷】评穆勒方法及其现代解释

穆勒方法在系统化、规则化和程式化方面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它简明、实用,科学性较强,但仍然是初步的、简单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含混和对因果关系的错误理解。现代学者从因果联系的语言的精确......

阅读全文

【李承贵】逻辑认知范式的形成及其检讨

这里所谓“逻辑”,主要是指19~20世纪之交中国学者从西方介绍、引进的逻辑学原理、规律、思维方法等,它包括名称的界定、归纳、演绎、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分析等。中国学者在翻译、介绍、引进西方逻辑学理论......

阅读全文

【王健平】论词语类型语境与引语同一替换

一个语句自身含带引导从句的语词,由此可决定整句与引导从句具有不同的语言层次和不同的涵义及指称。我们可以把这种带引导从句的语词提供的语境叫“词语类型语境”。分析这种语境与解决现代哲学中的“同一替换”难题......

阅读全文

【章澹】参照类问题与概率的相对性

参照类问题是概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而概率理论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把握,那么参照类问题就是此类不确定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一个参照类,就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对应的......

阅读全文

【张晓芒】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近代以来,为了自强保种,有识之士开始大量介绍西方的文化与科学。在此热潮中,对于西方逻辑文化的重视与介绍的热情,也开始日益高涨,曾被章士钊称为“为国人开示逻辑途径”的“巨子”[1]严复,认为从学科地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