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科学技术哲学

【吴晓波 吴东】论动态的技术创新观

技术创新观是看待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根本观点。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观往往是静态地认识创新问题,认为技术创新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因此必须按照处理技术问题的方式来看待,还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不断地研究开发先进技术......

阅读全文

【李建珊】谈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

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在整个科学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认识形成论研究的终点,又是科学认识发展论研究的起点。在实际的科学评价活动中,对评价标准的规定和理解不同,不仅直接关系到某一种理论自身的命运......

阅读全文

【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般的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转向,并拓展至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及新技术社会学为代表的建构论的“科学研究”(sciencestudies)和“技术研究”......

阅读全文

【刘大椿】隐喻何以成为科学的工具

隐喻是语言和思想的千古之谜。历史上隐喻原属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范围,直至晚近,才有一些学者明确提出:隐喻本质上是概念的,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学界又出现了一股隐喻热,使之成为语言学、认知科学和......

阅读全文

【顿新国】理论确证的假说-演绎模型及其问题

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主要有两个不同研究维度——理论对经验的解释与说明以及经验对理论的确证。“确证概念在经验科学方法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1]对确证关系的阐释中有......

阅读全文

【张培富】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回眸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开始传播。一些知识分子写出了一批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论著,成立了相应的社团组织,推动了科技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然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科......

阅读全文

【李三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

自德国哲学家乔纳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其《责任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把技术列入伦理学主题以来,各国学者围绕技术伦理学发表了不少论著,并围绕“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意义”展开了争论。(参见格鲁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