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科学发展中激烈动荡的革命时期,也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盛行的时期。19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实证主义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的基础之上,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逻......
科学史中的“内史论”与“外史论”已经是科学史界和科学哲学界十分熟悉的概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构成了科学编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对于一阶的科学史研究来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
一 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在人类文化的影响科学主义与科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科学主义思潮是与科学在文化中地位的变化分不开的。在古希腊时期,科学与哲学是合而为一的,科学已经有了萌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始于文艺......
关于“科学主义”(另一种译法是“唯科学主义”①)的探讨与争论,存在一个隐含着却又没有认真被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是谁的举证责任②。科学哲学通常被认为负有主要的举证责任。斯特马克区分三种科学主义,[1]特别......
在20世纪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进程中,库恩(ThomasKuhn,1922-1996)出版于1962年的《科学革命的结构》[Kuhn1962]是一部富于转折性的著作,一部将当时科学史、......
2012年9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科学解释与科学方法论”国际学术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荷兰......
在发生微积分的发明权的争论之后,英国和德国之间在学术问题上有时充满敌意。黑格尔(G.W.F.Hegel)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在微积分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上带有民族性的偏激观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来的......
我想,谁都不会怀疑,在许多方面,二次大战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我所关注的是战后军事工业与科学的融合,关注涌现在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脉络。这是一个兵工技术群星灿烂的时代,我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
在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和大学作为三大主体,其变化的一些新动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在论述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三大主体角色新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创新体系的启示。1 政府......
《技术与时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蒂格勒的代表著作。抽象的哲学论题和具体的文化社会现象交汇其中,是这部多卷本著作的鲜明特点。它以技术为核心和纽带,囊括了哲学史上一系列重大主题,人的本质、时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