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科学技术哲学

【肖显静】生态文明视域中科学的自然回归

有人认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改变,需要科学的转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种观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非仅仅是人类滥用科学的结果。环境问题上的“滥用科学论”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不过......

阅读全文

【查汝强】自然界辩证法范畴体系设想

本文认为,狭义自然锌证法的范畴体系不是一个只有本层次独有范畴的体系,而是一个既有自己的独立范畴、又有和一般辩证法共用的范畴的混合范畴体系。基于这一认识,并根据建立范畴体系的(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等)一般原......

阅读全文

【贺天平】模态解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自范·弗拉森于1972年提出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以来,模态解释就成为量子力学的一枝独秀迅速地发展起来,形成可与正统解释、隐变量理论、多世界解释等相媲美的系统的量子力学理论。该理论采用了全新的分析方法和处......

阅读全文

【魏屹东】从历史语境看科学理论的形成

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都依赖于它先前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语境的观点看,科学理论是其特定历史语境的产物,是先前思想、理论和方法长期积累并与科学家的天才性创造相结合的产物。脱离历史语境的科学是不存在的,......

阅读全文

【李俊 张培富】中国技术哲学发展特点及展望

所谓技术哲学,可以理解为关于技术的哲学或从哲学的观点看待技术问题。我们把它简单定义为是对人类改造自然或对技术过程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于技术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问。人类对技术的哲学反思与技术史一样......

阅读全文

【王静】教学中的真理-意义问题探讨

在语言的理解和交流中,语句的意义和真联系紧密。许多人都认为需要先理解语句的意义,才能在此基础上断定语句的真假。然而,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把握语词和语句的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哲学上争论不休的问题。自美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