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历史上民族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民族主义却是晚近以来的事情,从西方历史来看,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从大的历史框架来说,它是一种现代性的思想观念,具有着现代政治的本质特性。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政治生活均有其秉持的伦理精神。这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对政治生活何为善、何为恶的心理共识,是人们尤其是公共权力掌握者对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政治生活奉行的是意图伦理,各类政治组织......
雷蒙·阿隆(ReymlondAron,1905-198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思考范围极为广泛,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政治哲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意识形态批判、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
一、引论在现代哲学中,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是内在相关的两个部分。这种相关性根源于:在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理解中,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有一种本质联系。从思想史看,霍布斯、洛克为现代性的最初奠基是:以自我保......
政治哲学历史悠久,但其在中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任重而道远。政治哲学在知识的景观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政治哲学处于一个暧昧的地位上,它一方面要回溯到一种对它的各种前提所作的本体论说明和对它......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罗尔斯《正义论》的面世,哲学的主要潮流迅速从语言分析哲学转向政治哲学,而美国政治风向以及全球形势的变化,又使得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走上前台。由此,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两大政治哲......
随着近年来政治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实践本身的需要,迫切要求在理论上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或界定马克思的......
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曾经说过,保守主义思想的发掘并不是由统治阶级自身完成的,而是由一群自命为保守主义者的理论家完成的。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拉顿是当代的一位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争议的......
本文以西方经验为背景,以西方公共政治哲学的论辩为讨论对象,将“公共”生活的不同界面与“公共”理论结构的不同构成作为审视公共理论的前提,从社会科学不同学科关注的“公共”问题着手,递进到一般哲学理论论述的......
“霸王道杂之”是汉宣帝刘询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据《汉书·元帝纪》载:“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