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公正问题愈发凸显,已然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社会主题之一。在西方国家,这一问题的凸显大抵始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世界范围而言,国际社会的正义问题似乎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个世界,仿佛是......
一有一个问题令黑格尔当年困惑不已:中国为什么在春秋战国之后、秦汉统一以来的两千年间一直踏步不前?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严复讲得很到位。严......
无论在哪个时代,公正的基本倾向、基本精神都是相似的,即“给每个人他所应得”。公正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公正的理解大致相仿。孔子认为,以德报怨是没有准则的做法,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是英国18世纪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但他本人把自己主要看成是一位伦理学家。他在26岁时便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著作《人性论》(三卷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善居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一种认识,善就是道德;也形成一种标准,从善的角度评判政治——用道德尺度衡量政治家的政治行为。这种认识长久地影响着传统中国的理论思维和实践理性,其所形成......
康德曾明确表示,自己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就是要解决就“纯粹哲学”或“单纯理性”的领域而言人到底能希望些什么的问题。我们发现,康德在这本书中所谈论的宗教是就“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学与中国社会的密切关联不言而喻。儒学在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经过孔子弟子后学特别是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继承发展,散发着重教化、重仁礼的德性政治光芒。西汉时期尤其西......
“政治与宗教”是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视角。自西方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一方面,从路德开始,宗教改革强调对人的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区分,将人的属灵生命完全限制在内在人的身上;另一方面,自洛克以来的......
在20世纪国际政治伦理领域,民族主义政治伦理是一种既令人群情激昂,又让人沮丧落魄的重大国际政治现象。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政治伦理热情,既可以让美国这种富裕社会里的国家公民因9·11事件失去对自由和公正的......
学界普遍认同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有一个转向,而值得注意的是,转向的时间却伴随着纳粹政权的兴起与覆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可以说是从前期探讨存在意义的此在之结构及时间性,转向后期对存在之真理发生结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