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而“灭......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借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否定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这种思潮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形成的全部历史认识体系,否定中国人民的进步史......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我国影响较大的错误思潮之一,其主要表现是否定历史,尤其是歪曲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蔓延,从学术研究走向日常生活,从专业知识分子走向普通大众,浸润多个领域,日益呈现多种表现形态。不同的表现形态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展的新特点。以学术研究......
近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有新的表现,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论。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由来已久,其基本论调和本质特征并未改变,且一再遭到驳斥和批判,最终要么哑口无言、暂无声息,要么偃旗息鼓、逃之夭夭,......
历史认知实在论遭到一些后现代主义历史理论的反对。反对实在论的严重后果不仅与历史理论有关,也与政治伦理认识论有关,因为后者首先以一种历史实在论为基础。一般而言,后现代主义批评潮流当然可以有助于......
本文探讨的是历史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颇具意味的是,这里涉及的第一个基本名词——“历史”一词本身即具有语言上的多义性和含混性,它至少包含以下两层涵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生活的实在过程;二是指根据史料对过去......
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也蕴含并推动了理性的历史性与理想性的矛盾。一方面,任何理性观念和原则,在其起源上,都是特定历史境遇的产物,并且是针对特定范围内的特定事物而提出的理念,因而它们都具有历史性;......
1725年,维柯《新科学》一书的出版,确立了历史哲学的基本面貌,标志着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哲学的诞生。1756年,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明确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认为历史哲学就是对历史的一种哲学......
一、把自然唯物主义直接输入历史哲学的种种尝试及其失败所谓“自然唯物主义”,就是指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和产生以后,都有人试图把自然唯物主义推广运用于历史领域,用物质与精神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