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伯华】孙子的军事哲学思想探析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军事理论名著,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被中外学者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共13篇,各篇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贯,构成了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古典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和卓越贡献,是与其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分不开的。它以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论述了战争胜负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通过古代战争理论来体现认识论和辩证法原则的著作。本文拟对《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作一探讨。
一、“修道保法”的朴素唯物主义战争观
孙武战争观的基本思想是“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意思是说,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这说明他已认识到政治与战争的关系。《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篇》就提出了“五事七计”。“五事”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道、天、地、将、法,即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七计”是比较敌我双方优劣条件的七个方面:“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1](《计篇》)即哪一
二、“知彼知己”的战争认识论
战争认识论是《孙子兵法》中论述较多的精彩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然是科学的真理。”孙武在战争认识上的千古名言,对中国军事哲学是一个重大贡献。首先,孙武突出了“彼”与“己”,强调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是确立韬略和用兵的唯物基础。知彼知己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思辨命题,知彼既有赖于知己,知己也有赖于知彼,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知彼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知己是主观通过客观比较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战争中,不仅要做到知彼知己,还要阻碍敌人知己,因为知彼知己是夺取胜利的关键。“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谋攻篇》)。其次,孙武阐明了“知彼知己”的客观基础,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论述了“知胜之道”的可知论。他坚决反对用占卜等迷信方式去预断战争胜负的做法,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知的,“故
三、“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孙武在研究战争经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主张从一切事物的内在矛盾中,分析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争取矛盾的转化。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既要看到用兵的益处,也要看到用兵的害处。从利与害的矛盾中考察,就可以从有利的方面坚定信心,从危害的方面采取预防措施。正因为他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在研究战争的发展规律时,就能从对立的范畴出发,从主客、众寡、强弱、分合、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勇怯等出发,分析这些矛盾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条件,建立一整套战略战术理论。
孙武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论述矛盾的转化最多,而最突出、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关于战势的奇正相生、奇正转化的问题。奇正关系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常变关系相类似,可以说是常变关系在军事领域中的体现。“正”为通常的战法,“奇”指灵活变化的战法,包含着作战指导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含义。奇正是古代兵法中极富哲学色彩的一个重要命题。“正”作为用兵的守常之法,可以说指的是战争的一般规律,“奇”作为用兵的应变之法,可以说指的是战争的特殊规律。当然,这种特殊规律的运用本身也是普遍规律。一般来说,公开正面交战为“正”,隐蔽迂回袭击为“奇”,静止对战为“正”,运动歼敌为“奇”。“奇”与“正”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奇”以“正”为基础,“奇”从“正”产生,没有“正”也就没有所谓的“奇”。孙武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1](《势篇》)如果没有正兵作为基础,不能奇兵取胜。“奇”与“正”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奇兵被普遍采用,奇兵也就不足为奇,而成了正兵。正兵不常采用,也会成为奇兵。因此,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奇正关系。“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1](《势篇》)辩证地运用奇正,做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奇正的内容和方法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是正兵还是奇兵,都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战法。战争充满着风险,运用奇正之术就要敢于、善于承担风险,冒险精神必须尽可能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在军事领域永葆光华,驰名中外,而且正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企业管理、体育竞技、医疗卫生等社会生活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行的“威慑”战略和美国实行的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就是应用了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美国企业家汉德森依据《孙子兵法》写了《如何打赢争夺市场的战争》,非常畅销,被誉为“商业经营领导人手册”。企业家大桥武夫也著有《用兵法经营》一书,他的公司采取用兵法经营的理论之后,效率猛增。在医学界有人将孙武的理论与中医治病的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很好的效果。总之,《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我国武经的精华,以其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邃的哲理,变化无穷的应用,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赢得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探讨《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
(原载《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录入编辑乾乾)